高度不同 马习格局有差

hong 发表于 2015/11/08 11:53 一品 各抒己见 (www.ywpw.com)

加跟贴 发新贴

杨开煌

马习会的信息像一枚重磅的炸弹,扰乱了已经乏人问津的马政府。对台湾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大陆迈进国际的第一步。回顾两岸关系如此巨大的质变,固然一如马英九所说,是7年多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机成熟、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但就在不久之前,大家的看法依然是:两岸经贸的密切、利益的依赖不可能转换成政治的红利,大多数的舆论认定中共以商围政的政策彻底失败;换言之,中共的对台政策「量」的积累决定不了「质」的变化。

是以马习会既非势之必然,亦非水到渠成,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推动两岸关系的质变?个人以为是习的个人风格和马的执政需要;而运作的方式,则是受到两岸不同的制度思考,大陆是「民本政治」思考下的对台政策,而台湾则是从「民粹政治」情境与大陆的互动。

从两岸领导人的角度来看,首先是习近平的行事风格。从他上任以来,不论是内政上中国筑梦、民族复兴,或是反贪肃腐、澄清吏治,外交上全球布局、战略部署,或是新型关系、管控冲突等等,都表现极有战略定力,又求精准执行的特质,当他看准了趋势和方向,那就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他认为该出手时,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对台问题上,习近平认定了和平发展是不可挡的大趋势,任何阻力都阻挡不了中国的和平统一。因此,习发挥上任以来一贯的「亲力亲为」作风,明定目标,亲自出手,直指核心,确立框架,一步到位。

马谈细节习重大方向

其次是马英九的执政需要,大家都知道马英九政权当今的困境,突然福星高照,一方面可以一扫晦气,另一方面肯定占有历史定位,自然不再顾忌反对者对他的攻击、抹红。因而采取公开渠道、秘密协商的模式,塑造了中华民国史最典范的保密过程,精确地利用绿营媒体泄露信息,然后逐日引导舆情。从而促成马习会的必要性。

两岸领导人选择的行事方式,也反映了两岸之间不同的制度,提供了不同的政治思考。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精英是以传统儒家「民本政治」的思考模式,此一思考模式表现,主观上认定「对人民有利的事」,「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他们肯定是全力以赴,除非政治精英对形势有了新的判断,一般不随意更改,一旦有了新的判断,则政策也会有效的调整。

从邓小平、江泽民的「和平统一」到胡锦涛、习近平的「和平发展」,而今虽有困难,但基本形势没有改变,因此,依然以「巩固和平,深化交流合作,增进民众福祉」为努力方向。

在台湾则是民粹主义当道,政策的推动必然时时受到所谓的「民意」干扰,特别是碰上执行力弱的政府,因此,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如果不是秘密协商,适时公布,必然破局。

从两岸领导人会面后的公开发言也看出,习重在趋势的、方向的揭示,而马的发言重在政策铺陈及行动的规画,明显处在不同的高度。

同时从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安排也可以觉察,双方对此次会议的政治认知仍有差异,台北方面在安排的原则上,特别强调「对等、尊严」,而北京的原则比较倾向「尊重、尊严」,台北时时告诉外界,双方参与的人数、座位的安排、会厅的大小等等细节时,忘记了习是国是访问,马是专程赴会,双方其实无法真正对等。因此,北京以尊重体现给台北想有的尊严,这是体现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不否认台北为「政治实体」大胆的突破。换言之,两岸之间可以平等,在国际上,两岸根本不可能对等。

民粹干扰恐高估期待

这也可能是没有续篇的两岸领导人会面,台北方面希望常态化、制度化,恐怕是高估了自己的期待,低估客观的困难,错估了北京的坚持,以目前一方从民本思考对台与惠台的作为,另一方则以民粹政治回应,不断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这是不可能一帆风顺。两岸关系还是必须回归基本面,从社会互信积累能量,才有可能带给两岸关系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和平与发展,古人云「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杨开煌为铭传大学教授兼两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时报)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各抒己见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40:58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