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群的起源与融合是黄河文化的根基

周光华 发表于 2009/12/30 22:55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加跟贴 发新贴

一、黄河文化是华夏族群起源的融合发展文化

黄河文化是融合文化,是黄河流域远古的华夏族群融合发展形成的文化,是生态经济需要形成的融合文化。华夏族群是渭河流域、汾河流域、河渭汾汇流地域、黄河下游的远古东夷族群地域融合,发展形成华夏族群文化,发展形成黄河融合文化。因此,华夏族群的起源与融合是黄河文化的根基,这样提出问题是有根据的。

1、古人说的“夏”族群

古人习惯上把大的含义称为“夏”,“夏”的含义在古籍资料里是有记载的。例如《诗经·秦风·权舆》的第一章说:“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於嗟乎,不承权舆。”意思是说,我呀,原来住着很大的房子,如今每顿饭刚刚够吃的;哎呀呀,不能再提过去的权势威风。诗句里的“承”是继承的含义,“舆”是轿辇、车子的意思。“夏屋渠渠”就是说很大很大的房子,“夏屋”就是大屋,“夏”是大的含义。

关于“夏”的含义,东汉的学者扬雄在他的《方言一》里解释说:“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东汉时期称呼的“关而西”是指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以西地区。“秦晋之间”指今天陕西、山西地域之间,包括灵宝市以西地区。在这以东地区的山东、河北一带,称“大”为“壮”、为“巨”。这样看,把“大”的含义称为“夏”,是远古西部族群的语言含义。由此看,“夏族”在黄河流域的西部地区形成,这个地区包括黄河、渭河、汾河汇流地区及渭河、汾河流域。

说到这里还应该弄清楚这样的问题,1977 年11月,因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的发现,召开“登封告城(王城岗)遗址发掘现场会”,同时讨论“夏文化”的定义。夏鼐先生在会议总结中就夏文化的定义指出:“‘夏文化’应该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这是夏鼐先生较早阐述“夏文化”的概念,也是在明确夏文化探索的内涵。

笔者认为,文化是族群的生活表象,把族群文化定在阶级社会的王朝阶段需要商榷。因为任何族群从诞生那天就运生出文化,在阶级社会王朝历史时期之前,夏族已经在黄河流域存在几千年,把夏族群的文化现象确定在王朝建立时期欠妥当。因为族群不是由建立王朝决定的,不建立王朝,族群文化仍然存在,何况族群文化早于建立王朝的时期。换个说法,夏族发生在黄河流域的渭河流域、汾河流域以及河渭汾汇流地域,“夏”的含义《诗经》里有记载,东汉时期的古人从方言的语音语义角度给出明确的解释,考古文物旁证这个地区存在着类同的族群生活,古籍记载证明河渭汾地域是华夏族群早期夏族群的生活繁衍地。《尚书·舜典》记载虞舜时期存在着“蛮夷滑夏”的严重社会问题。“蛮”指南方族群,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及周边地区的族群;“夷”指东方族群,主要指以山东为主体地域的东夷族群。“猾” 是“乱”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存在着南蛮族群和东夷族群扰乱“夏”族群的严重情况,夏族遭受蛮族群、夷族群的扰乱。因此,最晚在夏朝建立前的虞舜时期,夏族群就存在着,而且存在着严重的生存安全问题。所以夏文化内涵,应该包括夏族群时期形成的文化和夏王朝时期的文化,这样符合夏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内涵,也是合理的。

2、华夏族群的形成

前面的列举说明,虞舜时期存在着“蛮夷滑夏”的严重社会问题, “夏”族群生活在黄河、渭河、汾河的汇流地域和渭河流域、汾河流域。这一记载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我们习惯说的传说时代的虞舜时期,“华”族群还没有出现。

农耕种植经济生活,给安居的族群带来生活的稳定和美好,植物和种植收获的禾谷成为重要的生活来源。古人把植物的收获看作生活美好的前程,便把植物的开花结果、生长繁盛称为“华”,寄托着繁衍不息的美好生活的含义。例如《礼记》十五卷《月令》里说:“始雨水,桃始华。”就是说,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雨水那天,桃花开,古人明确地把开花的含义称为“华”。《礼记》二十六卷《郊特生》里有“天子树果华”的记载,“华”是果实的含义,就是说周天子重视果蓏果实的种植和收藏。古人由此把禾谷称为“华”,靠农耕蓄养经济过安居生活的族群,便把“华”作为族群的自称。

《尚书·武成》篇里有“华夏蛮貊”的记载,时间在周武王伐纣战争爆发前,出现“华夏“的称呼。“华夏”连称的现象说明古人习惯上把“华夏”作为融合族群对待,直到南宋时期的学士蔡沈在解注《尚书》的时候,仍然明确的说明,“华夏”是融合体的“内族群”,“蛮貊”是与华夏族群南北相邻的“外族群”,而这些族群都响应周武王伐纣的号召,拥护并且参与周武王伐纣的战争。

这样出现的问题是,“蛮夷猾夏”被“华夏蛮貊”取代。这一历史现象的确认,出现在《武成》篇记载的西周初创时期。“夷”被“华”取代,说明远古虞舜时期尚有作乱的“夷”,到商朝末年已经成为与“夏”融合的“华”族,成为“内而华夏”的融合族群。“夷”成为“华夏”族群的重要构成群体,华夏族群形成。“蛮貊” 是外族群,“貊”指北方今河北燕山地域及以北地区的族群。这里的意思是说,武王伐纣的举措,不仅受到华夏内族群的拥护,而且受到蛮貊外族群的响应。所以,华夏族群是由河渭汾流域的夏族群与东部夷族群融合发展形成的族群。这个族群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是黄河族群文化的产生根基,华夏族群文化由此成为黄河文化的代称,成为中国族群文化的产生基础。由此,中华民族群被习惯的称呼为华夏族群。

二、华夏族群文化形成的黄河文化的地域影响范围

研究远古黄河文化的重要依据是,记载着远古华夏族群历史民俗地理资料内容的《山海经·五藏山经》。《五藏山经》是以黄河流域山川地理顺序,记载华夏族群民俗生活的宝贵资料集,延伸到长江流域。虽然《五藏山经》流传江南被巫师编造取用,但是保存着远古华夏时期地理民俗宝贵的资料,是我们今天研究黄河文化的重要依据。

目前来看,研究黄河文化华夏族群生活地域的可靠文本资料是《山海经》, 总概《山海经·五藏山经》提供的华夏地域,大致包括范围在渤海湾山东、河北、山西、阴山内蒙古、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以《西山经》的“次一次二经”、《中山经》记载的陕西、河南地域密集较详细。

三、华夏族群产生、迁徙的融合概况

1、太昊、少昊氏融合

太昊是龙的传人始祖,这是目前从古籍记载里知道的唯一“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左传·昭公十七年》)的东方族系,生活在山东鲁西南曲阜周围地域,后来往西发展与东进的伏羲氏族群融合,在今天的淮阳地区形成东西部太昊伏羲氏融合族群。少昊氏进入山东地面在泰山北麓,往西到古黄河的东南岸,今天的济南市西部地域;又沿泰山东麓的沂河、沭河流域生活,往南发展,接纳太昊的文化传统。太昊氏也容纳少昊氏 “以鸟命官”的立政官职管理制度(《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最终少昊氏继承并融入太昊氏,成为龙纪传人(谯周解说《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的少昊氏)。少昊氏成为龙的传人,继续向西发展,成为“金天氏”(《左传·文公十八年》引谯周的解说、《礼记·月令》郑玄孔颖达疏解等)邦国的邦族首领,把太昊文化传播到西部,崇拜鸟的文化,在中国的西部族群融纳为民俗。《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说,少昊氏在帝挚时期发展。这个时间在公元前的2222年到公元前的2214年这个期间,正是考古发现的,山东龙山文化迅速往西部扩散传播时期,以鸟为标识的文物在考古发掘里大量出现。

东北地区的远古族民是以鸟为族标图腾的,后来的殷商、秦人,也是崇拜尊奉鸟的族民,所以属太昊、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族群。考古发现,沂、沭流域距今1万年前的细石器时代的古遗址,往南展到苏北地区,说明这里是史前山东古文化的重要生源地。莒县陵阳河考古发现距今5500年的“大汶口陶文”二十多个象形符号,标志着华夏东部奠定着华夏族群文化的发展基础。滨州市邹平县丁公村出土龙山文化的“龙山陶书”11个象形文字,说明华夏东部族系迈入文字文明的发展时代。

2、太昊伏羲氏融合

伏羲氏族群源生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地域。古籍资料载明,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因为在东方的“雷泽”践踏“大人”的足迹“感孕”,生下伏羲的。 “雷泽”在济阴,在定陶县的东北面,具体位置在山东鄄城县地区,这个地区联系着山东省的巨野县、梁山县、东平县到兖州市地域范围。这个地区正是太昊氏的生活地域。也就是说,太昊伏羲氏血亲融合,在渭河流域、黄河南岸、淮河流域、山东泰沂山地及周围地域生活繁衍,建政发展远古的华夏族群。

3、伏羲女娲氏融合

女娲氏生活在古冀州,今天的山西省、河北省地域。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当时建都在山西省霍县太岳山地的霍山地域。女娲的巨大陵冢在山西洪洞县的赵城镇侯村霍山南麓。《文献通考·王礼考》记载说:“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女娲用黄土造人是华夏繁衍初母,时间应当在山西汾河流域发生火山、地震频繁的造山运动后期,这个时间在距今万年前,或者是更远的时代。

古籍记载“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而交尾(《昭明文选》中撰王延寿的《青灵光殿赋》),山西赵城镇几千年流传女娲伏羲为夫妇,处在母权统治下。由此,生活在黄河北古冀州汾河流域的女娲氏与生活在黄河南岸的伏羲氏婚媾血脉融合,奠定华夏族群发展的血脉根基,华夏族群在黄河南北融合发展。

考察地域民俗认识到,山东鲁西南地区,北自山西、河北的桑干河流域,南下汾河、漳河,乃至今天崤山以北,河南省三门峡市往西到陕西省的西安市地带(再往西、往西南),从陕西的宝鸡、甘肃的天水南下进入四川盆地的川江流域,特别是今天重庆市的古巴国地域,有大量的关于女娲氏的踪迹、遗迹和传说民风习俗,同时伴生着伏羲氏的踪迹,证明女娲氏的迁徙繁衍地域在这些地方。

4、神农氏、炎帝融合的华夏族群

《易传·系辞下》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就是说,伏羲氏之后继承华夏事业发展的是神农氏。古人和学界研究认为,神农、炎帝不是同时同代的人或事。秦汉时期民间习惯把神农炎帝并称,刘向、刘歆校书便把神农炎帝并称。后来的东汉学者郑玄和三国时吴国学者韦昭做学问沿用神农炎帝并称,便成为古籍记载的惯称。这些问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

神农炎帝的发展,大致分往南和往东两个方向。

首先,姜水的神农炎帝南下今天宝鸡地域,沿“陈仓”故道进入汉中。民俗流传和古籍记载,神农氏是农耕经济始祖和医药学发明家的远古华夏伟人。除汾河、渭河、汉中地域,今天的川东重庆地域和湖北省鄂西地区流传的神农氏遗存踪迹繁多,并且南下湘江流域。

其二,神农炎帝势力继承伏羲氏传统往东发展,在今天的宝鸡陈仓建立农耕经济邦域,往东发展到今天淮阳地区和山东曲阜地面建立邦国地域(根据唐朝张守节的《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初都陈,又徙鲁”等)。炎帝的后代子孙戏器,他的儿子担任火正,被称作祝融,死后葬在湖南省衡山的南坡,被称为“祝融峰”(《路史· 前记八》),后来的湘楚人自称为炎帝祝融氏的后代。戏器生三个儿子,另两个儿子在今天山东发展,所以后来的齐鲁文化与湘楚文化有扯不断的联系,共同继承发展着炎帝时代的华夏族群。

根据《史记三家注》记载研究认为,神农炎帝历时530年,起于公元前的3000年,止于公元前的2471年。大致在距今4500年的时候,进入东夷族系的炎帝蚩尤氏时代。蚩尤同黄帝展开长期的战争,重要的战场有河北桑干河流域北京湾地区的涿鹿地带战场,山西运城盐池地域的晋南战场,山东鲁西南战场。

炎帝蚩尤与黄帝大战而败,同时战败的还有同属炎帝族系的“夸夫”、“刑天”两大女娲族脉。两大炎帝的族脉战败往南迁徙,大致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南下。今天的苗族把炎帝蚩尤奉为先祖,说苗民的祖先生活在太阳升起黄河入海的地方,蚩尤公被抓囚禁在宋山,刑具化为枫林,在今天河南商丘地域遭到杀害,把苗族的来源始祖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枫木歌》),祖先是鸟蛋卵生的等。可以肯定的说,苗族是华夏先祖炎帝的直系后裔,是华夏同根亲族。

5、黄帝族的来源、迁徙及炎黄融合发展华夏族群概况

黄帝族民是从云雾升腾的山地来的,被称为“缙云氏”(《文公十八年》、《昭公十七年》注),黄帝族系是沿着祁连山地、河西走廊由西往东进入黄土高原的西部族系。

黄帝出生在天水市清水县城东70里的山门乡白河村的轩辕谷,母亲叫附宝,是女娲族脉的有蟜氏女,在今天的太原地域(《说文解字》)“感孕”,在天水的轩辕谷生下黄帝的。黄帝起于公元前的2470 年,历时100年。黄帝战胜炎帝蚩尤后,“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史记·五帝本纪》)说明黄帝族系尚处在游牧动迁的时代,因此有多处都邑。根据北京地区的学者研究,与蚩尤大战的黄帝的真正陵寝,在北京平谷县的鱼子山上。黄帝势力进入四川,娶涪江流域盐亭县的嫘祖为妃往西南发展(王德奎《嫘祖研究》等),或者是娶三峡地区的嫘祖往西南发展。黄帝姬姓,与黄帝同祖系姬姓的远古北方祖民,有骊戎、鲜虞、严允(荤粥)等,后代有獯粥 -匈奴等,这些都是中华北方族系的远古祖先。黄帝把他的儿子玄嚣迁居到洞庭地区,把儿子昌意迁居到若水,今天四川的雅砻江流域,从而控制四川并长江流域(参《山海经》、《史记·五帝本纪》、《竹书纪年》)。黄帝时期奠定形成最早的中国华夏族群地域,这个地域以黄河流域为起源地往长江流域扩散,所以由此形成的黄河文化是华夏族群的融合发展文化。

四、华夏族群早期形成黄河融合文化的原因

1、地域邦族自身发展需要血脉杂交

例如,华胥氏女践东方雷泽大人迹感孕,促成西部伏羲氏与东方太昊氏的族群融合,汾河谷地的女娲氏与黄河南岸的太昊伏羲氏血亲融合,神农炎帝与女娲后裔有蟜氏女血亲融合,黄帝族与有蟜氏女任姒、女登血亲融合,黄帝与西陵国或蜀山氏女嫘祖血亲融合。再例如,周族的祖先与女娲氏后人有邰氏女血亲融合等。血亲杂交融合的过程,正是先进的经济文化传统传播扩散的过程。不难看出,女娲氏有着先进的经济文化传统手段,有着母系社会华夏正统的权威地位,代表着华夏族群的传承基础,所以炎帝、黄帝及后来的周族的先祖要与女娲氏后裔血亲融合,由此发展本族系,客观上起到扩大传播华夏文化,促进华夏族群融合的作用。

2、黄河流窜阻隔东部与西部族群,治水把东西部融为整体,稳定“中原”地域

距今6000 年前乃至4000年的黄河,出洛阳后,黄河古渡口孟津——太行山麓以东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横溢泛滥流淌的地带,到处是泽洼河道水泊地。鲁西南地域及山东半岛地域同今天的河南省地域被水泽阻隔,成为东部“孤岛”,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华夏族群生成关系和文化现象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中科院周昆叔等研究、西安碑林中禹迹图、华夷图等碑刻、禹贡等)。

到黄帝时代后期的大禹治水,重要的意义是把黄河下游治理好,使河南地成为华夏时期能稳定生活的地域,成为东西部联系发展的主体地区,华夏族群由此融合壮大得到发展。这样,治水联系华夏东西部族群成为融合的整体,由此孕育着华夏融合的根基,孕育着黄河流域融合文化的根基。

3、控制产盐地,促成族群联姻,促成西部与东部沿海族群的融合

古冀州的晋南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原因,就是控制产盐地今天的山西运城盐池地域。黄帝与炎帝蚩尤大战,部分学者认为涿鹿大战的地点在今天的晋南地区,原因就在这里。后来的帝舜主政发展的根据地就在晋南地区,控制产盐地运城盐池,扩散华夏族群的融合发展。黄帝娶西陵国或蜀山氏女嫘祖为妃的重要原因是,涪江流域的盐城地区是重要的井盐产地。华夏中西部族群需要东部生产的海盐,所以齐国建政屏周的首当大事是发展盐业生产,满足华夏中西部食盐的供应。特别是渤海湾地区生产的青州海盐,夏朝就成为国家重要的贡品。控制海盐产地,这是推动华夏西部与东部族群融合的重要动力,由此产生黄河流域华夏族群的融合文化。

五、华夏族群形成的黄河融合文化的历史作用

1、血亲融合形成农耕蓄养经济,产生黄河流域文明

考古发现,距今210万年前,古冀州地域就是古族民聚居地,典型的代表是桑干河流域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古文化遗址遗存。距今1万年时,黄河流域的中部地域出现种植农业,说明华夏族群生活地域是农耕经济发祥地。

山东地区沿渤海湾,距今9000年时出现农业经济(后李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耜耕农业占居生产的主体地位。距今四、五千年时,以黑陶文化为主体的山东龙山农耕经济文化,往西部快速扩散传播,形成华夏族群的融合文化类型,产生早期的华夏族群黄河流域的文明。

众多族系与华夏生源之母的女娲族及其后代血亲融合,获得在华夏族群地域立政的经济地位和主导权的资格。这个习俗从伏羲、炎黄时代,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黄河流域中部的女娲氏后裔,炎帝族系的有蟜姜氏女,一直是宗周的血亲婚族。例如建政齐国的姜太公的后代众多的“姜女”,是周天子及其宗亲的姻亲正统婚配。周天子要娶姜女为正妃,宗亲例如鲁国的国君、晋国的国君等,要娶姜女为正妃,所生子为嫡系长子,要继承天子帝位或诸侯王的世袭地位,否则就是违犯礼的规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治政建设。所以“姜氏”是尊贵有威重的,不可侵犯。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在周统治陷入“礼崩乐坏”的危难时期,高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屏周称霸的根本原因。由此发展东西部融合互补的农耕经济(推动自耕农家庭经济、扩大使用铁器农具),促进华夏族群全面融合,黄河流域融合文化成为造就中国地域族群文化的根基。

2、治水安居生活,使黄河流域的融合文化得到发展

《山海经·海内经》说,大约在公元前的2500年左右,炎帝的妃妾听 (tiān)所生的第八代孙噎鸣长到十二岁的时候,洪水泛滥,“噎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后来的治水专家夏禹,是今天四川省汶川县西十三里的石纽山乡人,疏导河水入海,使古中国的中部 “中原”地域,成为稳定发展农耕经济文化生活的安居富庶地,有效地促成华夏地域族群的融合,使黄河流域的融合文化得到发展。

3、早期华夏族群的黄河文化传播使中国地域文明形成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改革称霸,促进华夏族群文化传播,使中国地域文明形成。当时改革的大事是发展盐业生产,供应华夏中西部食盐,这是推动华夏族群融合的重要原因。齐桓公改革称霸,首先把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类,确立专业家庭经济单元地位,由此建立管理专业家庭为社会构成基础的国家管理体系,同时为土地私有的地主农耕经济快速孕生提供暖床。这个体系打破井田采邑的血亲分封制度,瓦解宗周血亲统治体系,从而打破种族隔阂,使地域种族、邦族之间融合联系加快,促成华夏各族系的融合。其次,齐桓公在救灭国,伐戎狄,阻南楚的屏周过程中,推动自耕农家庭经济扩散传播,为华夏族群社会创建新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为推动地主经济做出奠基性贡献,促成华夏族群社会融合为不可分的整体。由经济基础民俗形成的中华民族认同形成,华夏民族形成。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给于高度评价,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认为齐桓公用管仲改革成霸,起到完成华夏融合进步发展的重要历史作用,从而推动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得到快速的传播。

华夏融合,政治上趋向中国统一发展。这是因为,华夏融合以安居经济为基础,社会的经济政治体系得到一体联系的协和发展,形成共同的民俗认同,所以华夏族群的同归性强烈,地域疆土的中国认同性强烈。因为民重安居乐业,华夏族群易融为整体,所以从炎帝算起五千年来,华夏族群在世界历史长河中,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地域能够稳定进步的壮大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说明,华夏融合统一才能造就中国,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这就是黄河文化的现实意义。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人文历史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39:17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