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机要秘书谈林彪“一号令”(上)

小鱼锅 发表于 2009/08/15 12:03 一品 人文历史 (www.ywpw.com) 主题字词: 林彪 柯西金 新疆塔城

加跟贴 发新贴

  林彪在紧急备战期间发出的“一号令”,“九一三事件”后众说纷纭,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让我“实话实说”。

  1969年3月发生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武装冲突,令全世界为之一惊。中国为了显示捍卫自己领土主权的决心和顶住“社会帝国主义”压力的气魄,不惜在这块弹丸之地部署重兵,并且派一大军区副司令亲临前线坐镇指挥。珍宝岛因这一场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而举世闻名。其实,这场战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在军事上的意义。

  我注意到,林彪对珍宝岛发生的事情,从始至终都缺乏兴趣。我向他转报有关情况,他只是听听而已。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准备打仗”,又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林彪仍无任何响应。“九大”召开前夕,苏联磨刀霍霍地在中国北部边境之外陈兵百万,拉开一副“大兵压境”的架势。内部情报资料不断显示,苏联高层有些“鹰派”人物极力主张乘中国正在发生内乱之机,对中国实行先发制人式的突然袭击,具体目标是摧毁中国的核实验基地(罗布泊)和一些主要战略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和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有的甚至提出动用核武器,以一举摧毁刚刚建起的中国核能力。苏联为了实现这一侵略野心,还派了一个名叫“路易期“的间谍去与台湾的国民党勾勾搭搭,为蒋介石“反攻大陆”助威打气。这类动向,林彪听得认真,但无所表示。这大概就是他性格中的独特而又神秘之处。他似乎胸有成竹,轻易不露声色。

  回想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情与近日来出现的微妙变化,他的反应大都如此。

  几个月前,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来访。毛泽东主席接见时,罗马尼亚代表团团长齐奥塞期库作为既是苏联的“老朋友”,又是中国的“老朋友”,对中苏两国、两党的严重对立深感忧虑。他想当“和事佬”,奉劝中苏两党“停止论战”和对峙,以使夹在中间的“兄弟党”免受困扰。毛泽东把他的好意相劝告顶了回去,并且说中共反修、反霸的决心不会改变,中苏论战不会停止,至少还要争论“一万年”。齐说,“一万年”的时间太长了。毛泽东笑着说:“看你的面子,那就把中苏论战的时间减去一百年,再争论九千九百年。”毛泽东的一句戏言,被罗马尼亚客人看作是中国党想缓和中苏关系的一种姿态。齐问:“我可以把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转告给苏联方面吗?”毛泽东说当然可以,不过“九千九百年”不能再减了。罗马尼亚人把这一信息当作是他们此次访华的最大成果,特意在返国途中在苏联的莫斯科作短暂停留,由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的第二把手波德拉纳希亲赴克里姆林宫,将毛泽东“减去一百年”急诊的承诺转告给了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

  罗马尼亚人是认真的,但中苏两党的领袖们对此并不认真。

  过后几个月,即1969年3月,中苏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连续发生了两次武装冲突,并以中国边防军的胜利而暂时告一段落。于是,苏联的军方头领想对中国施行“核报复”的叫嚷甚嚣尘上,台湾的蒋介石也认为这是他“反攻大陆”的“最好时机”,然而由于美国的箝制,他们才没敢动手。美国当时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它的头号宿敌是苏联而不是中国。蒋介石的背后有美国在为他“反攻大陆”拆台,他勾结苏联重返大陆只是白日做梦。

  苏联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想发疯,也有人比较清醒。清醒者的代表人物是总理柯西金。虽然当时中国的上层把柯西金也当作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领之一,但他实际上在中苏关系上是主“和”,而不是主“战”。

  珍宝岛的枪声一响,柯西金坐不住了。他担心如此发展下去,中苏两国的武力摊牌将不可避免。但局势一旦变得不可收拾,那将不仅给中国、也会给苏联造成严重灾难。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国,是不怕核威胁的;何况中国也有核武器,数量虽然有限,但给苏联的远东地区扔上几个,其后果也难以预料。更何况,西半球还有一个美国,中苏之间的两败俱伤,只能让山姆大叔坐收渔人之利。

  柯西金这种求和怕战的心情,被中国的领袖们看得一清二楚。这应归功于总参三部的技术专家们,是他们采取特殊侦察手段,截获了柯西金通话的秘密。一份打印的柯西金通话记录,分别上呈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我作为给林彪讲文件的秘书,知道它内容的时间比林彪还要早。

  “喂,你是北京的电话总机吗?”对方用的是华语,但能听得出,他的口齿并不流利。

  “我是北京。你是哪里?”

  “我是莫斯科。柯西金总理就在我身旁,他想和周恩来总理通个电话,请你帮助接转一下,好吗?”

  “柯西金?”

  “对。”

  “他是修正主义分子,是叛徒!他有什么资格和我们的周总理通电话?”总机守机员毫不客气,手一抬,把电话线切断了。

  对方又“喂,喂”几声,北京方面毫无反响。

  接着,对方并不气馁,他通过北京的总机又接通了苏联驻华大使馆。柯西金本人并未出面,而是让他的翻译用俄语要到了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告诉他去中国外交部,就北京电话总机守机员的“无礼”向中国方面提出抗议,并请中国外交部转达柯西金想与周恩来直接通话的愿望。

  这一切,都由总参三部记录在案。

  以后发生的事情,又使柯西金大失所望。苏联驻华全世界果然约见中国外交部苏联东欧司负责人李连庆,又是提“抗议”,又是请示外交部协助让柯西金与周恩来直接通电话。李连庆用外交辞令作了应对。至于柯西金想与周总理直接通话的事,他认为苏联方面想与中国方面谈什么,最好通过正式的外交途径。

  总参三部记录件中所反映的动向,受到中国高层的重视。周总理对那位守机员的表现批道:“精神可嘉,做法欠妥,”毛泽东主席则批的是:“准备谈判。”

  林彪听了我讲的有关情况后,只是微微一笑。

  此时,由张春桥、姚文元执笔、并由毛泽东几次修改的“九大”政治报告即将定稿付印。报告中点名批斗苏联“以勃列曰涅夫、柯西金为头子的现代修正主义叛徒集团“,毛泽东在最后审定时将“柯西金”的名字勾了去,以示区别对待。

  “九大”之后不久,林彪去了北戴河,又去了井冈山。这段时间内,他很少听秘书讲文件,至于可能发生的苏联入侵,他似乎认为并未迫在眉睫。

  就在不少人还在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而眉飞色舞的时候,新疆塔城地区的边境却传来了有失“国威”、“军威”的坏消息。

  1968年8月13日,新疆军区塔城军分区派出一个30多人的小分队去边境巡逻,巡逻地块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放牧草场。由于历史原因,中苏两国对这块领土的主权一直有争议,为了显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又受到珍宝岛反击战的鼓舞,中国边防军对该边境的巡逻一直坚持进行。中央规定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但是,由于我方有关负责人的失职,也由于巡逻人员的麻痹轻敌,这支小分队落入了敌方预先设置的圈套。敌方不但埋伏了一个营规模的兵力,而且还动用了火炮、坦克和直升机。我小分队干部、战士虽然英勇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被打得血肉横飞。

  新疆塔城地区发生这场悲剧时,林彪正在北戴河避暑。我当时不在北戴河,因此对林彪有何反应不得而知,但从不久后林彪悠闲地重游井冈山来看,他对中苏之间正在酝酿着的深刻危机并不怎样忧虑。他是指挥打仗的“大手笔”,对于边境上一场武装冲突死几十个人,在他看来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林彪对苏联没有多少好感。他在抗日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先后两次去苏联治伤和养病,都给一些不愉快的记忆。我给他当秘书四年,只听他提过一次苏联人,而且只是那么一句话。那是1966年国庆节后,我驻苏使馆向国内报告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的情况。使馆反映,苏联高层对我正在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出席我招待会的官方代表仅是国防部副部长罗托夫大将,此人对我尚算友好,罗托夫私下对我使馆代办说,中国正在开展“文化大革命”看来很乱,但我相信中国同志控制形势的能力,能够控制住局势就好。我给林彪讲了这情况后,林彪说:“罗托夫当过苏联派驻中国的专家组长,这个人我认识。”对于现在的苏联,他所知更少。

  林彪看到了苏联的核威胁,但并不把它看得多么严重,因为他向来崇尚“人的因素第一”,也更信赖由他倡导、并已被中印边境“反击战”的实践证明了的所谓精神原子弹的威力。对正在变化着的外部世界,他由于长期脱离实践,几乎处于漠然无知的状态。但他在外敌面前,从来不缺少自信。

  因此,在对国际风云变幻的观察上,林彪远不如周恩来那样敏锐和机智,更难以做到像毛泽东那样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这不是由于他缺少这方面的天才,而是他正处于外人难以想像的病态。

  1969年8月底,我情报机关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苏联军方确实正在积极谋划对中国实行一次突然性的核袭击。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甚至透露得更加真实而具体。它是这样写的:“据可靠消息:苏联打算运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的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这一则报道是真?是假?抑或是美国想对付苏联而故意打出的“中国牌”?一些专家难以断言,但它确实帮助中国的最高决策层绷紧了神经。如果说原来还对苏联的某些“鸽派”人物有一丝幻想,那么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恢复了警觉和清醒。

  中国高层紧急行动起来,研究对策,以防患于未然。9月2日,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主席去世。苏联本来已派出一个副总理级的代表团到了河内,但柯西金听说周恩来总理到了河内,他想与周恩来“对话”的欲望又重新在心头涌起。为此,他取消了当天下午与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日本外相的会见安排,立刻乘专机飞赴河内。但当他的专机在河内机场降落之前,周恩来已飞回中国了。周恩来走后,中国新派来的党政代表团团长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

  对于柯西金正在扮演的角色,中国人从上到下都充满怀疑。他的“微笑外交”大半可能是笑里藏刀,说不定就是苏联对中国进行所谓“外科手术式核袭击”前故意放出的烟幕弹。

  周恩来为了躲开柯西金而提前离开了越南,但柯西金想面会周恩来的愿望仍然如饥似渴。他参加了胡志明主席的国葬仪式后,仍然留在河内没走。他通过我驻越使馆转报我国,希望在回苏联时取道北京,以便能有机会和周恩来总理会晤一次。我驻越使馆将柯西金的愿望及时报告了国内,柯西金急切地等待中国方面的答复,但他催问了几次,我驻越使馆的回答都是:“已报国内,尚未接到复示。”

  柯西金想以苏联第二号人物的身份在北京降落并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这一举动,决非是仅属外交礼仪之类的例行公事。但他大概不了解中国的决策所必需的复杂程序:驻外使馆给中国外交部,外交部行文报给主持外事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又需行文向最高统帅毛主席和副统帅林彪请示最后由毛主席拍板定案。这些必经的决策程序靠的又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如此辗转,两天的时间过去了。

  毛泽东主席早有“准备谈判”的暗示,现在又看到了苏联方面有意探试中国虚实的机会,当即拍板同意:可以让柯西金路经北京,周恩来可以和他打打交道,但只限他在机场作短暂停留,不能让他走进北京城内。

  我国最高层的复电传到河内时,柯西金的专机已经在回国途中。他等了一两天,仍不见中国的答复,他怀着失望的心情拔腿走了。柯西金是从“南路”航线从莫斯科飞往越南的,他现在照原来的路线飞回去。先经柬埔寨、巴其斯坦和印度的领空,又经阿富汗,绕了半个圈子飞到苏联塔吉克共和国首府杜尚别,这时他才得到回音:中国周恩来总理同意和他在北京机场举行一次会晤。于是他又绕道苏联远东地区的伊尔库茨克,从那里直飞北京。

  柯西金在北京机场贵宾室与周恩来举行了1小时40分钟的会晤。会晤结束后,我外交部及时将会晤记录印成文件分报毛泽东、林彪和中央政治局成员。我将会晤记录的内容要点讲给林彪听。会晤的气氛时紧时缓,双方唇枪舌战,但总的看是诚恳而友好的。会晤的成果是双方达成谅解:暂维持边界现状,尽力防止武装冲突,并就此举行一次副外长级的谈判,以求进一步解决边界问题上的分歧。

  林彪听后毫无反应。给我的感觉是,他根本不相信苏联人的那套外交辞令,甚至怀疑柯西金是在带着“鸽派”的假面具,是想重温一年前苏联士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旧梦。

  1968年8月的一天晚上,苏联的一架军用运输机飞临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上空。机场收到了这架飞机要求紧急降落的无线电讯号,理由是飞机发生了机械故障,需要落地修理。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是苏联的盟国,对“老大哥”的这种要求当然不会拒绝。机场打开了夜航导航灯,飞机安全降落。但从飞机上下来的并不是善良的和平使者,而是七十多名荷枪实弹的土兵——苏军特种部队的突击队员,他们迅即占领了机场。此后,又有数百架苏军飞机先后在机场降落。夜深后,苏军大批兵力向捷克纵深长驱直入,很快,就武装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捷共中央主席杜布切克被苏军逮捕后解往莫斯科,他的唯一罪名就是不听苏联的“指挥棒 ”。一年前苏联演出的这一出丑剧,在林彪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大鼻子‘的话说得再好听,他也决不相信。

  临近196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周年大庆,林彪更是忙碌万分。一向怕风、怕光、怕这怕那的他,此时也都顾不得了。他受毛泽东主席委托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又身兼责任很重的国防部长,他想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几十年不打仗了,他的手也有些发痒。他经请示毛泽东批准,亲自主持召开了针对苏联可能进犯的“三北”地区(东北、华东和西北)作战会议。中国的三北地区背靠苏联,由过去的“大后方”一下子变成了最前线。

  为了加强首都北京的防御,林彪提议将驻守在江苏无锡一带的第27军主力急调张家口地区,与早在那里驻守的第65军组成一道阻挡苏军可能入侵的“铜墙铁壁”。他让总参作战部绘制了一份长约七米、宽约三米的“三北”地区防御态势示意图,挂在毛家湾住地的会客厅。他站在地图旁边,手拿一根木棍,在上边搜寻着所关注的战略要地。叶群忙前跑后,现从空军“抓来一个摄影记者将林彪此刻的身姿摄入了镜头。林彪甚至还在住地练起了骑马。

  1969年国庆节前夕,林彪出外“转车”回来,立即打铃叫秘书。我上去后,林彪用急促的口气命令说:“赶快打电话,叫军委办事组的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和总参管作战的副总长阎仲川立即到我这里来。”我打过电话后,几员大将陆续来到毛家湾。平时林彪找人谈话或会客,一般不让工作人员在场,这次则有点特殊。叶群对我说:“你负责作一下记录。首长今天要讲准备打仗的事,这是要立案存档的。”在林彪的会客厅里,几员大将落坐后,林彪说:“今天叫你们来,是要谈下战备问题。这个仗看来八成是打不起来,但要作八成可能打起来的准备。明天就是国庆节。在节日举行大型群众集会,在人们正欢欢乐乐的时候,说不定战争就打响了。如果敌人趁我们过节,对我们来个突然袭击怎么办?苏联设在外蒙的空军基地,距北京只有几百公里,飞机用不上一个小时就到了。如果打导弹,只要几分钟。我刚才坐车到西郊机场去转了一下,看见飞机还一排排地在那里明摆着,似乎没有一点应付意外的准备。这不行,也很危险。因此,要立即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等着挨打的状况。第一,北京附近几个机场的飞机,除留下作战值班的以外,其余的一律要在今天夜间转移到外地的机场去;第二,要在机场跑道上设路障,以防止敌空军实行机降;第三,留在机场的值班人员,要全部配发武器,准备打敌人的伞兵。另外,节日的其它战备工作也要搞好。关键是十月一日、二日、三日,一日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在这关键的几天里不出什么事,问题就不大了。”林彪问大家:“你们看怎么样?你们可以再想想,还要采取什么措施?”

  “林副主席的指示很重要,我们坚决照办。”黄永胜带头表态说。

  “我们空军的战备没搞好,我有责任。”吴法宪抢上来说:“我坚决拥护林副主席的指示,回去后立即行动。”

  其他几员大将都表示拥护林彪的指示没有谁再补充什么“措施”。

  军令如山倒。当天深夜,吴法宪用电话向“林办”报告:根据林彪的命令,空军在北京附近的几个机场上停留待命的作战飞机,除少数值班者以外,其余已全部转场,其它有关措施也已落实。

  这天深夜,林彪又下一道既可笑又危险的命令。他让李文普给总理打电话,说为了防止因敌人轰炸而使水库决堤,他主张把京郊几个大型水库——十三陵水库、官厅水库以及密云水库的水大部放掉。总理接到李文普的电话之后,当即表示反对。总理说,如果把这些水放掉,不用说一夜之间,就是连放几天也放不完。更严重的是,这些水下泻之后,将使附近的几十个县、甚至更多的地区遭到水淹,因此万万使不得。李文普把总理的意见转报林彪,林彪这才作罢。

  但不管怎么说,林彪抓战备是认真的。他的举止有些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安全不受威胁。

  国庆期间平安无事,而林彪确实为它度过了几个难眠之夜。

  节日一过,林彪决定视察张家口。张家口是北京西北的要塞,是首都安全的屏障。那里曾是当年平津战役中的一个重要战场,附近地形险要而复杂,林彪此行的目的是想亲自看看那里的战备工作落实情况。林彪此行是绝对保密的。除了主席以外,他行前连对周恩来都未打一声招呼。林彪动身之前,叶群忙着为此大作准备。一方面,她提前派出几个先遣人员到张家口,为林彪一行在那里过夜作食宿安排。另一方面,她让空军准备三架飞机待命。另外,由于张家口没有适合林彪坐的高级轿车,叶群下令从北京提前去一辆“吉姆”。正式动身的这一天(10月5日),北京西郊机场戒备森严。上午8点,林彪、叶群驱车到达机场时,除了吴法宪、郑维山、阎仲川、马卫华之外,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也赶来为林彪送行。在停机坪上,并列着两架“子爵号”专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我国最好的、也是仅有的两架专机。它是从英国进口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安全——据说它从出厂至今还没发生过技术事故。机身不算大,共有四个螺旋桨发动机,即便在飞行时一个发动出了事故,另三个发动机仍可照常工作,又比较安全,因此作为短途专机比较理想。此外,机场跑道上还停着一架苏造“伊尔—18”型客机,它是为林彪的一般随员和警卫人员准备的。林彪一行近百人,三架飞机也是满载的。

  这么多随行人员中,有一个人的处境最为奇特。这个人就是吴法宪。林彪此行的目的是“看地形”和检查部队的战备工作,与空军的事关系不大。与吴法宪有直接关系的是林彪乘坐的专机是属于空军的,但已有一位空军的副参谋长(胡萍)专门负责专机的使命,再劳空军司令的大架就属多余。外人很难设想,这里面有一段原委。这个主意出自叶群。叶群最担心的是怕林彪坐的专机出事,因此凡是林彪出行,叶群总是劝他多坐专列火车,而要少坐飞机。但林彪出于某种需要,又不能不依靠这个快捷的现代交通工具。这次视察张家口,时间紧迫,离开飞机更是不行。叶群为了确保林彪的安全,在想不出别的万全之计的情况下,就抓空军司令作“人质”。我听他不止一次地流露过:“只要首长和我坐飞机外出,必须拉空军的吴司令陪着。他必须对飞机的安全负完全责任,一旦出了事,他也跑不了。”由此可见,吴法宪寄人篱下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可怜而又可笑。

本文跟贴

林彪机要秘书谈林彪“一号令”(下) --- 小鱼锅 2009/08/15 12:07 (21183 bytes)

加跟贴 发新贴一品 人文历史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17:39:16 2018.

本论坛上所有文章只反映送交者的观点。我们保留删除任何被认为不适合本坛的文章的权力。